助力大赛
助力大赛 | 首届全国大学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竞赛-决赛圆满落幕
4月18日-20日,由中国化工学会指导,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石化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竞赛-决赛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全国49所高校,88支队伍,264名选手和79名指导教师参加了本次竞赛。

- 北京欧倍尔助力支持 -

本次竞赛的核心目标在于全面提升社会对危险化学品的认知程度,激励广大学生深度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作为首届全国大学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竞赛支持单位,全程为大赛提供虚拟仿真软件和技术支持,保障了本届大赛的顺利进行。
- 大赛组织机构 -
指导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
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石化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
承办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支持单位: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
《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
北京伊诺凯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市基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开幕式 -

决赛开幕式于4月19日在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举行。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程道建主持本次开幕式,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苏海佳致辞,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胡杰致辞,大赛裁判组组长王达致辞,参赛学生代表冯艺龄宣誓。
- 大赛赛程 -
竞赛内容依据高校学生应具备的核心安全素养设计,涵盖安全意识、风险辨识评估能力、安全操作能力、个体防护用品使用及应急处理能力五大维度。同时参考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安全管理规范等相关文件,覆盖化学品性质、储存管理、个体防护、 废弃物处理及应急流程等关键环节。设置理论、仿真、实操三大比赛模块,其中仿真考试由北京欧倍尔提供技术支持。
模块一:理论比赛
通过理论考核,提升参赛者的综合安全素养。
模块二:仿真比赛

仿真考试由北京欧倍尔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虚拟仿真场景,从实验室危险设备管理、防护装置使用、应急设施维护及操作规范执行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考核,考察参赛选手在不同场景中实时预判操作风险的能力,着重检验安全规程的动态适配能力。
共设置 3 套仿真模拟场景:
实验室安全虚拟仿真软件-分析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虚拟仿真软件
洗眼器在溶液飞溅事故中的虚拟仿真演练
模块三:实操比赛
通过实操考核,提升参赛者的实操动手能力。
- 闭幕式暨颁奖典礼 -

大赛闭幕式于4月21日上午召开。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李颖主持本次大赛闭幕式,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程道建总结发言,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副总工程师、大赛裁判组组长王达宣布获奖名单。出席本次闭幕式的还有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信息宣传部主任高重密,《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徐岩,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张金锋,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潘宜昌以及化学工程学院领导和支持单位嘉宾。
本次大赛在全体参赛队员和裁判员、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产生团队特等奖10个,一等奖18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34个,“安全之星”奖22个。
- 大赛软件 -
实验室安全虚拟仿真软件——分析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虚拟仿真软件-分析化学实验室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逼真的实验室环境和实验室布局,真实再现了实验室场景,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室常见事故隐患的排查、存在的隐患将引发的事故说明、常用化学品洒出处理、酸碱灼伤皮肤处理、马弗炉使用等方面。
本套软件由计算机程序设计人员、虚拟现实技术人员、具有实际经验的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合作完成,贴近实际,过程规范,特别适合基础性实践性的教学使用,具有较大的可推广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虚拟仿真软件
实验室废弃物处置虚拟仿真软件通过还原实验室场景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液体、固体、尖锐物及生物危害物质等废弃物,让学生(操作者)身临其境地体验从识别分类到安全处置的全过程。以真实实验室为背景,模拟了洁净室和理化实验室废弃物分类与处置流程,旨在帮助用户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提升实践操作技能,设有练习和考核两种模式,全面辅助教师高效地评估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洗眼器在溶液飞溅事故中的虚拟仿真演练

洗眼器在溶液飞溅事故中的虚拟仿真演练软件依据实验室实际布局搭建模型,按实际实验过程完成交互,完整再现了基础实验室的洗眼器操作过程。每个实验操作配有评分系统,提示实验操作的正确操作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解决了实际实验过程中的某些盲点。
该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发挥的平台,也为实验“互动式”预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育方式转化到基础化学实验中来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新方法及新手段,对促进本科化学实验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